Quantcast
Channel: 聽旅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3

〔俠客行文創X聽旅行〕寺廟、古街、老屋,台南感光小旅行| 過年走春小旅行

$
0
0

冬天的夜晚真長,不到六點天就黑了。到了夜晚就不想外出了嗎?夜晚也有夜晚的美好喔,尤其夜晚在街燈房屋燈光的點綴之下,也別有風貌。這次小編來到台南著名的神農街一帶,跟著俠客行文創的陳威廷老師一同夜走五條港文化園區,來場夜晚感光之旅。




  傍晚6點,天空已暗,準備出門,起於接官亭,我們開始今日的夜走,接官亭建於1777年,是當年台灣知府蔣元樞所立,是清代台灣的國門,作用是迎接從大陸坐船來台就任的清朝官員。什麼!坐船?這裡不是內陸嗎?讓我們將時光倒流回18世紀,當年台南府城的地圖是這樣的:

地圖取自於五條港發展協會網頁
   
  原來今天神農街一帶稱作五條港,當年台南共有五條運河流經此區域,由北往南分別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與安海港,這今日已屬內陸的地區當時可是佈滿水道,當然今日的街道隱隱約約還是能看出當年的城市紋理,不過運河早已填平,成為今日台南下水道的主幹,五條港在清代時可是商業繁盛之地,從地圖可看見此地位於台南府城城牆外與府城外城牆內。


  清代大官們渡過險惡的黑水溝(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在外港換乘小船進到南河港上岸,穿越接官亭後便是風神廟,這是台灣為一主祀風神的廟宇,清代官員能平安抵達台灣首先感謝掌管天氣的風神,並在這裡舉辦來台就任儀式,舊的風神廟在日本時期的都市改正計劃中被拆除,今日風神廟是後來重建,將舊風神廟的風神神像供奉於此,也祀奉雷公、電母,門神彩繪更是請來名畫師潘岳雄來創作。


   海安宮是府城三郊在1736年所建立,在林爽文事件結束後,平定事變的將軍福康安將功勞歸於媽祖,將海安宮加以擴建,與許多媽祖廟相同,二戰末期美軍空襲台灣時媽祖顯靈接下炸彈,海安宮被毀但神像仍完好如初,今日的海安宮是戰後重建,建築樣式由閩南式改為北方式建築,海安宮的後殿是祭拜觀世音菩薩,這是台南多數媽祖廟的格局,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媽祖是觀世音三十三個分身的其中之一,其二是日本人也拜觀世音,使媽祖在皇民化運動時仍得以保存。
 
  海安宮的後殿還有塊福石,石頭上有兩個如意,據說摸了之後就會事事如意喔!


  神農街,在清代稱北勢街,位於舊南勢港的北邊,名字源於街底的藥王廟,其主祀神──藥王的本尊目前眾說紛紜,然陪祀的神農則是可以確定的,因此稱為神農街,與水仙宮──府城三郊的總部遙遙相望,特別的是,藥王廟其建築為坐西朝東,與大多數台南的廟宇相反,為的就是與北勢街底坐東朝西的水仙宮相呼應,共同守護此地區。


  藥王廟旁的兩間民宿是是木子與神榕147,是台南最近流行的「老屋欣力」之代表作,木子將原老屋各層樓打通,形成空井,並在空井中擺放飄流木,隔壁的神榕147則是有顆榕樹穿過老屋中,十分有特色,淡黃色的燈光更有回到家中的暖心感。


  陳桑也是一間民宿,其主人本來是一位助產士,後來女兒將其老家改建為民宿,翻修後將老建築賦予新的生命力。


  慕紅豆是間名店,原本名做木紅豆,後來改名為慕紅豆,「慕」有思慕之意,也有MOVE的意思,慕紅豆初期是沒有店面的,是靠著一台腳踏車拉著器材在
賣,老闆曾騎著腳踏車環島免費煮紅豆湯給弱勢團體品嚐,威廷老師說這一帶的咖啡店/民宿都很有個性,幾乎每間店都有掛反核旗,只要台北發生大規模遊行這帶的店家大多都店休,為什麼?當然是去台北用實際行動支援啦!慕紅豆的老闆曾講過:「每個人都有權利過他想要過的生活,如果你已經確定你要過甚麼樣的生活,那就應該不顧一切的往那條路前進」真的是一位忠於自我的老闆呢!

  慕紅豆的紅豆是來自高屏溪畔的大寮紅豆,堅持用人工自然的方法採收,每年都會號召網友一起去採紅豆,十分有趣!


     穿過許多小巷子後,來到兌悅門,這裡是台南府城外城的最西邊的門,在1832年張丙事件結束後為了保護五條港地區所建造的,當年台南府城多達十四個城門,包括八個正城門與六個外城門,兌悅門是現在唯一保留下來的外城門,也是唯一一個能讓車輛通行的城門呢!這邊還有個有趣的故事,話說當年五條港在商業上最大的競爭對手──安平,就為在兌悅門外頭約5公里處,西側外牆尤如一拉滿弓的弓,兌悅門正好位於射出的位置,五條港的商人便在兌悅門底下埋了箭,希望因此破壞安平的風水,安平人也不敢示弱祭出了兩座石將軍來鎮煞呢!

  然而五條港的算盤最後仍抵不過時代的變遷,1860年台灣開港後位於外港的安平發展迅速,成為洋行、買辦的天下,位於城內的府城三郊則走向沒落。

   媽祖樓,是電影「總鋪師」的重要場景,這座天后宮建於1755年,廟名取為媽祖樓是因為當年有人在工人閣樓內留下來眉州媽祖的香火袋而得名,媽祖樓的廟角有外國人形象的「憨番扛廟角」的交趾陶,下面有用壓克力保護的舊交趾陶,是名藝師葉王的作品,故特別保護。

  媽祖樓前面的黑旗,又稱黑令旗,這裡的黑旗跟劉永福的黑旗軍的北斗七星黑旗是沒有關係的!黑旗在台南的廟宇十分常見,其主要概念來自陰陽五行,北邊屬水,顏色為黑,也就是神獸玄武,黑旗的旗桿向前微微下垂,象徵灑水驅離鬼怪。

  Y字路是台南常見的都市街景,這是因為台南市歷經多次都市計劃所產生的現象,如這條較狹小的忠孝路是早期的舊路,較寬的康樂街是新開的道路,因此產生了Y字路,這種都市紋理還曾被日本著名藝術家横尾忠則所關注,他甚至探訪了東京23區的Y字路並出了一本攝影集──《東京Y字路》呢!
  
  回到風神廟,夜晚的風神廟化身為全台首座「光之廟宇」,不同於其他廟宇的LED跑馬燈加上外露的燈具­,風神廟的燈具是隱藏的,打燈的方式也非正面打光,而是採從兩側斜邊打光,採用暖色的黃光使風神廟更加莊嚴,對面的接官亭也打上了相應的光線互相輝映,現在台南有許多街道與建築已開始重視其打燈方式,如神農街、林百貨、各老屋民宿等等。

  五條港地區在清代是府城三郊的大本營,昔日五條河道雖已隱身於地下水道,但穿梭於街道之中,仍可感受到當年府城的生息,接官亭、風神廟、神農街、兌悅門,這區正城與外城間的商業重鎮今日靠著設計與光影重生,轉個彎就能遇見個性小店與老屋民宿,不同於赤崁樓、孔廟、安平古堡等大景點,五條港就是要你用雙腳走入每個小巷,細細感受古都每個時代的輝煌與動人。



【聽旅行 ‧ 台南故事延伸閱讀】

台南山上公益小旅行12/13 走入在地,讓愛流傳



Follow us on Facebook  
追蹤我們的粉絲團,聽更多精彩有趣的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